我國塑料制品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產業的不斷升級和轉型使我國塑料制品的產銷量都位于全球之首。而目前我國整個塑料行業依托進口發展的行情,使塑料貿易商成為了整個市場的主宰者。
傳統的線下塑料貿易依托于合格的產品和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務,基本上靠手頭的一些資源及不對稱的信息來賺取差價盈利。塑料行業眾所周知的魯南化工城在2017年關停了,據知該塑料城高峰期可是容納了近800多的商戶,包括塑料原料、塑料制品等一千多個品種。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傳統的塑料貿易模式限制了新型的發展趨勢,適應不來行業的更新變化和轉型升級。魯南化工的衰敗,意味著傳統的塑料貿易商已經成為了過去時,都在談轉型,行業并購都難以承受轉型之痛。長期以來,塑料貿易商依賴信息的優勢囤貨漲價盈利,而近年上游石化企業采用直銷模式出現了新的玩法,如期貨套利、期現結合的思路。
傳統的塑料貿易交易次數比較頻繁,上下游也會存在各種問題和風險,比如失信、風險控制承受能力不足等,有的小商家被騙一次即瀕臨破產難以為繼。傳統模式轉型迫在眉睫,而速料鏈的出現,把轉型推向了風尖浪口,開啟了傳統塑料貿易商的大時代。為打造行業符合市場進化的高端模式,速料鏈新的塑料行業交易模式,已然成為了發展的必然需求。塑料行業的互聯網+思路模式,傳統貿易商勢必要走這一條發展路線。
今年的環保壓力,關停的塑料企業越來越多,貿易商一方面要面對貨源緊張的局勢,另一方面還得提防客戶會被競爭對手吃掉。加上貿易戰形式的不明朗,行業經營中很多問題慢慢突顯,物流成本的增加、下游客戶合作態度都關系到貿易商的生死。據數據分析,在未來的幾年內,那些由于能力缺乏,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貿易商數量將會縮減60%,適者生存老道而靈驗的真理無不催生著各企業加快升級的步伐。
無論哪個行業,不緊跟時代的變化而自我升級,就會有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大宗商品在交易環節的諸多弊端確實需要一個平臺去幫助解決,塑料貿易商不妨參考速料鏈,供應端石化企業與需求端塑料企業聯動的創新模式,以“互聯網+塑料”的理念,引領傳統塑料企業進行全面的互聯網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