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說明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聯盟的成員單位根據組織目標,共同制定 AWS 標準,為主要用水單位提供共同、可信、全球適用的框架,理解自身的用水狀況和影響,并與其他機構保持透明協作,在更廣泛的流域層面實現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
標準包含五項成果。這些成果的作用是作為可持續水管理的重要“支柱”,或是貫穿所有可持續水管理工作的主題,代表了水資源管理的基本方面:
? 人類如何對水資源負責和問責(治理);
? 水量和水的季節性(水平衡);
? 水的特性(水質);
? 對于維持人類從區域水資源中獲益(包括各種生態系統服務)至關重要的區域,即重要水相關區域(IWRAs),以及
? 為所有人提供安全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變革理論闡述了組織希望實現的影響或變革,以及如何創造變革。**版文件(V2.0)隨附 AWS 編寫的新版變革理論。經修訂的變革理論視角更加廣泛,涵蓋 AWS 標準、AWS 標準體系和 AWS 組織。因此,應當將 AWS 標準視為國際可持續水管理聯盟及利益相關方旨在創造積極變革的系列戰略與活動的組成部分。
變革理論提出,如果將一系列投入與一套良好的可持續水管理實踐(或行動)相結合,可改善水管理制度/水資源治理、水平衡、水質、重要水相關區域及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WASH),進而為利益相關方提供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或影響)。這一變革模式構成了 AWS 標準和影響監測體系的邏輯基礎。
雖然本標準圍繞五個步驟展開,必須指出的是,場址無需嚴格遵循本標準安排的順序。實際上,本標準是反復而非線性的,即場址可能要在各步驟間跳躍執行,并在長時間內重復這些步驟的許多方面(如果不是大部分)。認證的依據是與準則和指標相符的程度,而不是所遵循的流程。換言之,場址可實施某一步驟內的任何具體準則,而后可跳至另一準則(和步驟)。
本標準某些方面所要求的知識可能超過場址的能力范圍。此等情況下,我們建議場址在必要時與AWS 溝通,由 AWS **合作伙伴及水領域專家,協助場址開展具體技術工作。AWS 會盡力安排場址與服務商聯系,并協助確認合作機會。
指南中盡可能提供了工具、計劃和其他資源的例子。這些例子旨在說明哪些類型的工作符合具體準則的精神,但非給出盡善盡美的范例。AWS 希望,隨著新計劃的涌現和發展,這些例子也能逐步累積和更新。
由于本標準針對場址制定,AWS 建議擁有多個場址的公司或水服務商在選擇實施標準的具體場址前,對所有場址開展水風險分析。此等“場址集群水風險核查”可讓實施人員在應用標準時更具策略性。AWS 會建議探索新方法來開展水風險評估,但不會指定任何工具作為專門工具。如果多個場址位于同**域內,也可考慮團體認證。
一般而言,大部分進階準則相互獨立。但,若有任何工作剛好符合多個進階準則,也只能獲得一項準則的認可。即,如果開展的某一行動符合三個不同進階準則的要求,只能獲得一個準則的得分。
AWS 認同,世界上許多地方并沒有現成可用的水資源數據。因此,如果無法獲得本標準中某一具體準則的數據,作為替代,可用記錄了場址為獲取數據付出合理努力的文件來證明。是否接受替代的數據由審核人員全權決定。
本標準圍繞“計劃—實施—檢查—行動 (Plan-Do-Check-Act)”的管理體系設計。五個步驟反映了這些概念。其次,本標準以持續改善為基礎,用戶的可持續水管理體系和行動應實現改善,并且持續自查,確保問題得到糾正,有關方面得到改進,從而支持當前工作。**,本標準既包括流程要求(規定組織如何行事),也包含績效要求(明確需要擴大行動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