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社會責任(BSR)中國總監**林認為,SBTN是對之前已經較為成熟的科學碳目標的一個很好的延續,因為它更加全面地涵蓋了地球資源議題。雖然SBT為企業制定基于科學的目標提供了系列指導和框架,但是在落地執行的時候會有一些難以避免的難點。比如,*牌在承諾制定SBT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在它的價值鏈,特別是供應鏈。當SBT落到整個價值鏈和供應鏈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復雜。
**林認為,企業應該設立SBT。因為無論企業怎樣運營,一定會用到地方資源,特別是價值鏈這塊。無論是哪個企業,當它在一個地方發生商業行為的時候,一定會使用到當地的土地和水,從水資源的吸取到水排放的管理,它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癝BTN能為企業提供一個較全面的框架,幫助他們更好地觀察和衡量整個價值鏈當中該如何去發力。非常期待SBTN的具體框架和工具能夠盡快出臺,方便更多的企業了解和加入?!?br />
鑒于SBTN還處于試點和完善階段,與會的企業和國際機構代表也提出了諸多建議。百威等已經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企業對于SBTi與SBTN之間框架標準的一致性較為關注。姚渭洲指出:“相較于SBTi,SBTN應該是一個更大的范圍,從原來的氣候變化延伸到水和自然更深的一步。對企業來說,有一個大的組織來做標準的設定,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容易推進的。于企業而言,在做內部目標設立的時候,是希望有一個參考標準的,因為我們對外溝通的時候,特別是消費端的企業,面對的是消費者,我們希望我們講出去的信息傳達到消費者的時候是有一致性和公立性的。希望SBTN能提供給企業一個非常標準和公開制定的規則,這樣大家再基于這個規則去做我們自己內部企業目標設定的時候有一個參考值,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巴瑫r,姚渭洲希望SBTN可以在兼顧標準延續性、統一性的同時也兼顧地域特性,在每個**設定目標的時候可以因地制宜:”百威作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我們看到每個地區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我們在制定全球化標準的時候,能在每個地方可以執行是非常重要的?!?br />
林春燕在隨后的討論發言中對SBTN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希望SBTN可以推動企業跟政策制定者之間更好地互動。她以2019年OATLY在歐洲發起碳排放標簽立法的請愿活動為例,提議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可以考慮推動普遍的產品碳足跡公示立法,她表示:“這也是消費者理應擁有的知情權之一,希望SBTN能夠推動企業和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一起推動這樣的行動。如果每個行業都有一個統一標準的話,就更容易說服政府去采取這樣的行動。同時,她還提議SBTN建立更加細致完善的方法論體系,能讓不同規模、類型的企業合理**地統計自身相關數據,為之后的科學分析環節夯實基礎。**她也講到了 “統一性” ,隨著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尋求相關的機構和網絡對自己的減碳減排行為進行認證,那么這些認證標準是否互相協調一致就顯得尤為關鍵?!翱沙掷m發展是一種可以對內對外都有非常明確要求的工具,對外我們可以很好地選擇供應商,對內則是一種重要的*牌資產,大家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可以使企業文化更加有凝聚力?!?br />
WRI中國代表處的副**代表房偉權博士在總結時指出:“我相信在正確的引導和倡議之下,企業能夠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創造性、創新性。企業*先能做的是什么?就是減少自身對環境的影響,通過自己產品的革新去推進更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自身需要不斷提問、不斷解答的問題?!?同時,房博士強調,企業是連接供應商、消費者的重要媒介,所以“啟發教育”也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社會責任之一,比如如何影響消費者、如何協助供應商。當然,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各行、各環節的企業、政策部門、智庫及各類國際機構之間應該保持緊密、通暢的交流溝通,積極合作探索,才會有更多的啟發、更多的火花,加速達成積極改變。
當天下午,WRI還舉辦了科學碳目標(SBT)企業培訓,就科學碳目標、企業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和*牌企業如何攜手供應商邁向碳中和等話題展開了討論。包括利樂包裝、帝斯曼、迪卡儂、百威、歐力等線上線下逾150家企業及供應商代表參與了活動。